
沙崙海灘位於淡水河口北岸,早年開發成為淡水知名的海水浴場,但到了後期因為海域地形造成此地暗流洶湧、人為造成的海域汙染和經營不善等問題,於1999年宣佈關閉。然而近期新北市府和中產署合作並把此地除沙灘和海域外的用地重啟招商,並由南山龐德標,除了人工的水上樂園和戶外親水設施外,也規劃文創區和演藝廳,計畫打造出一個結合藝文的親水沙龍場域,並提出淡水沙崙、文創Salon的口號。
下面我們將由幾個不同面相帶你們探討對於沙崙重啟的優劣和其背景流變。
圖片來源:https://sowells.nidbox.com/diary/read/8219562
沙崙海水浴場歷史流變
日治時期創設的海水浴場,位於淡水郡淡水街沙崙子,1919年7月創設,原為民營,1922年改為街營,開放時間為每年六月到九月,接駁方式有火車淡水驛及自動車運輸。1937年設備有:跳水臺、岸邊鞦韆、休憩所(1919,免費)、洗淨用井(1919)、公設兩層樓宿泊休憩所(付費),另有私設宿泊所、休憩所。可租借釣船、漁具。
中華民國接管台灣後,1948年由臺沁旅行社建設飯店、更衣室與沖洗室,到1950年關閉。1959年由淡水區公所與臺灣省公路局合作經營,命名為沙崙海水浴場。
1959年至1964年由聯勤福利總處接辦招待國軍官兵。
1966年發生鯊魚噬人,一度關閉。
1976年由淡水鎮公所以公共造產事業方式重新申請開放,頗受好評。
最風光時單日能創新台幣50萬門票收入,後因經營不善、水質不佳、海域暗藏激流、租金太高而停止營業。1999年蘇貞昌任內關閉荒廢後,仍有不少民眾偷偷潛入戲水,造成死傷,也有旅客在騎馬、拍婚紗。
因溺斃事件頻傳,2006年被列為台灣十大危險海域。
新北市府經濟發展局決定加快腳步,2012年7月,拆除岸邊舊建築物、棚架,先行整地後再變更都市計畫使用範圍,將該處打造成「淡水沙崙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但被當地人批評先斬後奏,古蹟恐有湮滅、破壞之虞。
變更用地使用範圍,產業從五項放寬至十六項,另海水浴場的停車場用地也可能增加商業設施,打造占地四.八九公頃的園區。
2013年動工,2020年通車的淡海輕軌藍海線,也設有沙崙站,便捷周邊交通。
2020「新北市淡水沙崙園區暨停車場用地招商案」由南山人壽取得,將開發文化創意產業專用區及停車場用地共2塊招商標的,預計投資約21億元,規劃星空舞台、南山演藝廳、親水廣場及路外停車場等,預計2026年完工。
淡水交通
圖片來源:https://www.hotelscombined.com.tw/news/%E6%B7%A1%E6%B0%B4-%E4%B8%80%E6%97%A5%E9%81%8A/
【大眾運輸】
1.捷運:搭捷運淡水信義線至淡水捷運站下車。
2.台鐵或高鐵:搭台鐵或高鐵至台北站下車,再轉搭捷運淡水信義線至淡水捷運站下車。
【自行開車】
.大台北地區:重慶交流道2乙省道→2號省道→即可抵達各風景據點。
2.經基隆市:接2號省道或下八堵交流道→麥金公路→接上2號省道。
3.中南部的遊客→可自五股交流道走107號縣道→經竹圍至淡水→再沿登輝大道接上2號省道→到達各處景點。
4.由陽明山區循大屯自然公園指標→走台北縣道101號→可接2號省道。
5.國道1號(中山高速公路)下五股交流道,往八里方向經107號縣道、103號縣道、臺15號省道過關渡大橋,進入淡水竹圍、紅樹林後,即可看到往淡海方向路標指示。
【淡海輕軌】
淡海輕軌是淡水於2018年底新推出的交通方式。淡海輕軌全長9.55公里的路網分為「綠山線」及「藍海
線」,第一階段的11座車站已於2018年底正式啟用。